esc@rcees.ac.cn

010-62849101

搜索

首页 - 新闻动态 - 重要新闻

《中国生态学学科40年发展回顾》正式出版发行

发布时间:2020-05-21点击量:1223

40 年前,在以马世骏院士为代表的老一代中国生态学家共同努力下,中国生态学学会在春城昆明宣告成立。40 年来,一代又一代生态学工作者怀着对生态事业无比热爱的精神,以及对保护生态环境、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崇高使命感,无私奉献,成就了中国生态学学会的不断发展壮大,中国生态学学会已发展成为拥有29个专业委员会、10000 多名会员的学术团体,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生态学学会之一。

1979 年中国生态学学会成立,适逢我国改革开放,就此打开了我国生态学与国际生态学交流合作的大门,我国生态学开始走出国门、融入国际生态学主流。同时,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加剧,为中国生态学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中国生态学学会的40 年,是我国生态学快速发展的40 年,是我国生态学全面融入全球生态学发展的40 年,我国生态学不仅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生态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还为生态学学科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积极参与全球生态学研究的前沿课题是我国生态学近40 年,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的新亮点。我国生态学家在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生物多样性维持机制、生态系统过程对全球变化的响应等多个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成为推动国际上生态学发展的重要力量。

生态系统生态学一直是我国生态学家关注的重点领域。通过长期定位观测与广泛地研究,系统地揭示了我国森林、草地、湿地、荒漠、农田、城市等不同类型生态系统的格局、结构、功能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在国际上,首先开展系统的国家尺度生态系统调查评估,明确了新世纪以来,我国生态系统格局、质量、服务、问题的变化趋势,为国家与区域生态保护、生态恢复与生态系统管理提供了科学基础。

服务国家生态保护、生态恢复,增强国家与区域生态安全一直是我国生态学的突出特点。面向我国黄土高原、青藏高原、西南喀斯特地区、西南山地、西北干旱与半干旱区等生态脆弱地区,揭示了这些脆弱地区的生态系统退化机制、开发了生态恢复关键技术、建立了生态恢复重建的基础技术体系和模式。为我国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护以及三北防护林工程、三江源生态建设工程、喀斯特地区生态治理等区域生态恢复与建设工程的实施提供了科技支撑,为我国生态状况总体改善发挥了重要作用。

服务国家生态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生态学的使命。我国生态学家率先提出了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理论;率先提出生态工程原理并推动其在工农业中的应用与实践;以生态系统服务为基础,确定生态保护目标与关键区,创新生态保护政策;首先提出开展生态省、生态城市与生态县建设,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形成与实施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也为全球将生态系统服务与生物多样性全面应用于政策制定提供了典范。

过去40 年,也是我国生态学研究人才和基础设施快速发展的时期。生态学成为大学与科研机构最普及的学科方向之一,建立了覆盖几乎所有生态学专业的教学科研队伍,成长起一批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生态学家。建设了一个涵盖中国主要区域和主要生态系统类型,集生态监测、科学研究与科技示范为一体的生态系统长期观测研究网络,为研究各类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奠定了重要基础,显著提升了我国生态学科技创新和综合研究能力,为我国生态学走上世界前列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为了系统回顾40 年来我国生态学研究的发展历程,总结我国生态学工作者取得的丰硕成果,中国生态学学会组织编写了《中国生态学学科40 年发展回顾》,全书共包括41 章,根据生态学研究对象的生物组织层次、生物分类类群、生境类型、应用领域、研究方法、生态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等不同分类角度,从发展历程、研究现状、发展趋势等方面回顾和展望了生态学各个分支学科的发展。

本书的出版,为生态学工作者系统了解我国生态学的发展与最新研究进展、全面掌握生态学不同分支学科的发展趋势提供重要参考。

blob.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