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态科学普及行动杭州宣言
发布时间:2019-01-03点击量:367
自人类出现以来,历经漫长的原始文明和农业文明,进入了快速发展的工业文明,我们步入了高楼林立、四通八达、上天入地、享受奢华的时代。而物质奢华的代价是我们共同家园的牺牲:
森林一片片被伐除,草原一块块被过牧,
湖泊一处处遭围垦,河流一段段遭截断,
山川一个个受开挖,田地一层层受污染,
日月星辰不再明亮,天空海洋不再湛蓝。
不知从何时起,动物朋友成了饱腹之物,面临灭绝和杀戮;天上落下的是酸雨,地上升腾的是迷雾;一时间,桌上吃的令人忐忑,杯中饮的让人不安,脚下踏的叫人惶恐,……,这些萦绕在我们身边的一切一切,又都是我们自己亲手酿成,我们和我们的后代也将一点一点自食其果!
如果我们仔细倾听地球母亲的呻吟,我们就会知道大自然的新陈代谢能力也是有限的,超出了她的承受限度,她也会累,也会病;我们这些大地的子孙们,为了我们的后代也要维护好母亲的健康,不是吗?!
在此,我们大声呼吁,收收我们的贪欲吧,让我们的地球母亲修养生息,恢复健康;用我们的一份爱心,还大地的一片宁静、平安、自然……
曾经,人类误认为我们自己是超出万物的精灵,是这个星球的主宰,无须敬畏大自然,无度的行为,使得大地母亲伤痕累累;
而今,我们该清醒,地球上所有的生命同在一个蓝天下,牵一发而动全身;人类只是地球生命中的一族,众生平等、友好,才能换来和谐发展;关爱其他生命,维护自然生境,才是人类应有的担当;让鸟儿在天空中自由翱翔,让鱼儿在水域里通畅嬉戏,让大地普照温暖的阳光,让山川满布翠绿之衫,让江河遍淌清澈之水,让每一个生命都有舒适的寄居地,……,这样,地球母亲的脉搏才能正常跳动,肺部才能正常呼吸,才不会再为伤痛而哭泣;用我们宽仁的心,博大的爱去抚平地球家园的千疮百孔吧,让我们发现良知,用节水省电、节衣缩食、节欲减用、节需少排的实际行动,来行使地球卫士之举。
为此,许多仁人志士呼吁创建生态文明,让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这是发展与自然演化保持平衡的一种新模式。要达到这样的目标,我们需要采取多种措施和方式,从多方面普及生态学,传播生态伦理,切实提高全民的生态文明素质,转变观念,约束生活,规范行为。
生态学科学理念的普及仰赖诸多生态学家和生态学科普工作者,仰赖关注我们共同家园的管理者和非政府组织,仰赖千千万万的科普种子;为此,我们倡导生态学家和生态科普工作者们能够充分利用现代媒体的传播手段在各种大小不同的场合广泛全面地以适宜的方式宣扬和践行生态理念,将您的生态科技成果通过微博、照片、视频、漫画、出版物等各种形式传播、扩散,让世人知晓,让每一个关心自己及后代未来的人,懂得如何去护理我们的共同家园,关爱生活在其中的每一位成员。
惟愿生态文明能够走进课堂,让孩子们在快乐中感知生态保护的重要性,体验了解大自然的乐趣;能够走进社区,把绿色消费、低碳生活的理念带到每个家庭;能够走进田间地头,帮助农民朋友节制化肥农药的使用,建立食品安全生产和生态养殖体系;能够走进工矿企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实行清洁生产;能够走进党校和政府主管部门,强化决策者们已有的生态理念。
惟愿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良性循环、共生共荣,国泰民安,世界和平!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
宣言倡议者(排名不分先后):
李振基(中国生态学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福建省生态学会、厦门大学)
徐凤翔(中国生态学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北京灵山生态研究所)
唐建军(中国生态学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浙江省生态学会,浙江大学)
屠六邦(中国生态学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江苏省生态学会,南京林业大学)
陈梅雪(中国生态学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阎希柱(中国生态学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集美大学)
李钧敏(中国生态学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台州学院)
金杏宝(中国生态学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上海市生态学会,上海科技馆,《自然与科技》杂志社)
石福臣(中国生态学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天津市生态学会,南开大学)
洪兆春(中国生态学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重庆市生态学会,重庆自然博物馆)
黄成林(中国生态学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安徽省生态学会,安徽农业大学)
吴成基(中国生态学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陕西省生态学会,陕西师范大学)
罗应华(中国生态学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广西省生态学会,广西大学)
蒋高明 (中国生态学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吕一河 (中国生态学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唐海萍(北京生态学学会,北京师范大学)
王金秋(上海市生态学学会,复旦大学)
丛明旸(天津市生态学会,南开大学)
文再坤(湖南省生态学会,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周华荣(新疆区生态学会,中国科学院新疆地生所)
李海燕(山东省生态学会,山东省环境保护厅)
王文卿(福建省生态学会,厦门大学)
展 茗(湖北省生态学会,华中农业大学)
罗武松(上海市生态学学会,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高 峰(上海市生态学学会,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严力蛟(浙江省生态学会,浙江大学)
陈 欣(浙江省生态学会,浙江大学)
方旭升(浙江省生态学会,浙江大学)
张跃西(浙江省生态学会,浙江外国语学院)
徐佩君(浙江省生态学会,浙江大学)
丁伟华(浙江省生态学会,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101实验室)
杨海水(浙江省生态学会,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101实验室)
袁永革(浙江省生态学会,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101实验室)
于振兴(浙江省生态学会,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101实验室)
胡亮亮(浙江省生态学会,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101实验室)
何 磊(浙江省生态学会,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101实验室)
李娜娜(浙江省生态学会,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101实验室)
任伟征(浙江省生态学会,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101实验室)
张 剑(浙江省生态学会,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101实验室)
冷 东(浙江省生态学会,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101实验室)
陈雯雯(浙江省生态学会,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101实验室)
孙翠萍(浙江省生态学会,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101实验室)
臧艳艳(浙江省生态学会,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101实验室)
携手全国所有生态科普工作者2012年9月于浙江杭州西子湖畔第一届全国生态科普工作会议庄严发布。
中国生态学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