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市海国际重要湿地生态科普教育基地
发布时间:2025-02-12点击量:228
拉市海国际重要湿地生态科普教育基地于2024年被学会批准为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科普教育基地。基地依托于丽江拉市海高原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位于云南省丽江市玉龙县境内,是云南省第一个以湿地命名的自然保护区。
丽江拉市海高原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成立于1998年,2004年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主要以高原湿地生态系统、候鸟及其栖息地为保护对象,是候鸟迁徙重要通道和重要越冬地。
2005年被列为国家野生动物保护科普教育基地、国家级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西南高原湿地环境教育基地;拉市海2020年入选云南省“美丽河湖”;入选2023年国家林草局公布《陆生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名录》(第一批),云南玉龙拉市海高原湿地候鸟重要栖息地;2024年云南省发布的7条生物多样性旅游精品线路之一:滇西北横断山线,其中拉市海是重要一环;2024年发布的《候鸟迁飞通道保护修复中国行动计划》把拉市海列入监测环志疫源疫病三站合建计划。
拉市海保护区面积6523公顷,其中实验区面积5071公顷、季节性核心区面积1201公顷、核心区面积251公顷。保护区由拉市海(5015公顷)、文海(840公顷)、吉子水库(476公顷)、文笔水库(192公顷)四部分组成,范围在行政上属于玉龙县拉市镇、白沙镇、太安乡、黄山街道。拉市海国际重要湿地范围面积3560公顷,其中拉市海片区2418公顷、文海片区666公顷、吉子水库片区476公顷,由沼泽草地、内陆滩涂、森林沼泽、灌丛沼泽、湖泊水面、河流水面、坑塘、沟渠等八类组成。
根据拉市海自然保护区最新科考成果,到目前为止保护区共记录到的鸟类共有19目67科181属341种,鸟类种类占云南省记录鸟类的33.27%,占全国鸟类的23.50%,是云南省乃至中国保护区鸟类种类较多的保护区之一。无论是单位面积鸟种密度以及占云南、中国鸟种的比例,都突显拉市海保护区的重要性与高保护价值。保护区共记录到11种国家I级保护动物和68种国家II级保护动物。
11种国家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包括鸟类10种,哺乳类林麝1种。鸟类为黄喉雉鹑、白头鹤、东方白鹳、黑鹳、彩鹮、中华秋沙鸭、白肩雕 、白尾海雕、金雕、白点噪鹛。
68种国家I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包括两栖类1种,即红瘰疣螈。鸟类59种,有灰鹤、黑颈䴙䴘、白琵鹭、白腹锦鸡、鹗、黑鸢、苍鹰、褐耳鹰、白尾鹞、普通鵟、大鵟、草原雕、高山兀鹫、红隼、游隼、白马鸡、雕鸮、滇䴓、红交嘴雀等。哺乳类8种,包括毛冠鹿、中华鬣羚、缅甸斑羚、豹猫、斑林狸、赤狐、黑熊和黄喉貂。
保护区共记录维管束植物904种、昆虫254种、脊椎动物455种(包括鱼类18种、两栖类15种、爬行类19种、鸟类341种、哺乳类62 种)。
拉市海是位于我国候鸟迁徙西线上的一个重要栖息地,它区别于其他候鸟越冬地最大的特征,是一个集自然保护区、旅游发展区、居民居住区“三区重叠”之地。
候鸟迁徙通道和重要越冬地
自然景观
自然研学活动
科普宣教活动
(拉市海国际重要湿地生态科普教育基地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