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山口红树林生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发布时间:2025-02-12点击量:282
广西山口红树林生态自然保护区于2024年被评为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科普教育基地。保护区成立于1990年,经国务院批准为海洋类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广西合浦县沙田半岛东西两侧的英罗港和丹兜海,东邻广东湛江红树林保护区,地域跨合浦县山口、沙田和白沙镇,其保护对象是红树林自然生态系统。
保护区内共有红树植物17种,其中真红树植物10种,如木榄、红海榄、白骨壤、秋茄和桐花树等,半红树植物7种,如海芒果、水黄皮等,浮游动物91种,浮游植物63种,大型底栖生物390种,鸟类245种,昆虫613种,游泳动物139种等。保护区蕴藏着丰富的自然海洋生物基因库,在英罗港区有我国大陆海岸连片面积最大、群落演替时间最长、发育最成熟、结构最典型、形态最多样性的天然红海榄和木榄纯林,是保护和研究我国乃至全球红树林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一个重要基地,为人类提供了认识自然的天然博物馆。
保护区于1993年加入中国人与生物圈网络;1997年与美国佛罗里达州鲁克利湾国家级河口研究保护区建立姊妹保护区关系;2000年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人与生物圈(MAB)保护区网络;2002年被列为国际重要湿地;2006年成为“UNDP/GEF-SOA中国南部沿海生物多样性管理(SCCBD)”示范区;2008年成为国务院批准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的重要自然保护区之一;2013年被评选为中国十大魅力湿地之一;2023年被列为全国自然教育基地;2024年被列为中国生态学学会科普教育基地,2024年荣获“UNDP/GEF-SOA中国南部沿海生物多样性管理(SCCBD)”示范区。
广西山口红树林生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致力于科普教育和公众参与,以生态建设和保护为主题,精心组织实施科普教育,开展广泛、持久、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利用室内教学与室外科普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世界湿地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世界环境日、全国生态日等主题活动,让科普宣传进校园、进社区。
保护区积极推动红树林自然教育发展,不断建设完善旅游研学设施,建成了红树林科普馆、纪实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长廊、科普研学广场、研学教室、研学宿舍、珍稀植物园、红树林研学栈桥等场所,同时在周边小学建设3所湿地学校,并持续开展一系列研学活动,如观鸟、底栖探寻、红树林自然笔记等。现累计接待研学团队5000人次,每年10万游客到访。同时通过中央电视台、中国自然资源报等主流媒体平台,微信公众号、抖音等自媒体宣传红树林生态保护成效,提升红树林生态品牌文化影响力。保护区现已荣获“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科普教育基地”、“全国自然教育基地”、“广西生态学学会生态科普教育基地”、“广西科普教育基地”、“广西海洋科普和意识教育基地”与“北海市人民政府科普教育基地”等多项称号。
(广西山口红树林生态自然保护区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