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c@rcees.ac.cn

010-62849101

搜索

首页 - 科普教育 - 科普教育基地

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

发布时间:2025-02-12点击量:239

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于2024年被评为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科普教育基地。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是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的科普场馆,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是上海市最重要的科普教育基地和城市名片之一。

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长期关注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着重关注上海市本土野生动植物保护,开展了上海市两栖类、林绿地鸟类、海岸带水鸟的长期监测,家燕繁殖和迁徙规律研究,虹桥机场鸟情监测,猕猴、狗獾、獐和麋鹿种群调查,入侵动物调查等研究工作,发现上海蛇类新记录—钝尾两头蛇以及上海蛙类新记录—北方狭口蛙,为上海地区野生动植物保护提供了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

同时,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也长期从事上海市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建设和管理工作,着力以生态工程手段重建或修复野生动物受损栖息地。馆方参与规划并构建完成了全国首家两栖类保育主题公园等多座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提出两栖类和鸟类重要栖息地建设和评估等技术方案,以提升两栖类和鸟类保育效果;研究设计了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的自然教育体系,提升栖息地的科普宣传教育功能,形成了栖息地建设管理和监测评估的技术规范体系。

近年来,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已取得一定成效。科研团队充分发挥科研和科普优势,推出生物多样性保护系列自然教育品牌活动;联合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打造科普IP“指尖博物馆MuseuM”;成功举办国际学术会议亚太地区滨海湿地鸟类保护国际研讨会”;荣获“第七届野生动植物卫士奖”、“2021年上海科普教育创新奖”一等奖等奖项,入选“2023年度中华文物新媒体传播精品”推介入围项目。

图1.jpg

图1 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

图2.jpg

图2 举办国际学术会议“亚太地区滨海湿地鸟类保护国际研讨会”

图片3.jpg

图3 海岸带水鸟监测与评估

图片4.jpg

图4 海岛生物多样性监测与评估

图片5.jpg

图5 上海市虎纹蛙栖息地营建及种群恢复研究

图片6.jpg

图6 上海市獐重引入及种群恢复研究

图片7.jpg

图7 上海市麋鹿重引入及种群恢复研究

图片8.jpg

图8 上海市狗獾种群恢复研究

图片9.jpg

图9 生态科普教育活动:自然教育

图片10.jpg

图10 生态科普教育活动:展览展示

(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