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方学会动态 >> 详情

国家重点研发专项喀斯特峰丛洼地生态项目启动会顺利召开

发布时间:2016-09-16点击量:740

 

2016年9月14日,由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牵头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喀斯特峰丛洼地石漠化综合治理与生态服务功能提升技术研究示范”在长沙召开项目启动会暨实施方案论证会。

会议由亚热带所党委书记王克林研究员主持,项目管理专业机构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资环处王磊处长、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局资源环境处周桔处长出席会议并介绍了生态专项的总体目标与管理要求,亚热带所所长吴金水研究员代表项目承担单位致辞,专家咨询组由指南编制专家和同行专家北京大学蔡运龙教授、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赵新全研究员、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蒋忠诚研究员和曹建华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刘国华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王世杰研究员、西南大学蒋勇军教授等组成。

项目首席科学家王克林对项目的主要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案、时间安排、管理机制等方面的内容进行详细的汇报,他从研究尺度、机理、技术、示范区建设和实施管理等方面介绍了实施方案,项目将采取多尺度集成适应性修复技术,重视异质性格局-过程-功能的耦合,研发地上-地下相互作用机理及土壤-植被系统协同恢复机制,提升生态服务,注重技术集成、生态衍生产业的培育及其可持续性,建立技术转移转化平台,将生态治理与生态产业有机结合。设置咨询专家组、任务负责制、数据汇交与共享机制以及经费管理与监督机制,确保项目顺利开展。6个课题的负责人也分别汇报了各课题的实施方案,听取咨询专家的建议。

咨询专家组认为,项目及6个课题实施方案以项目任务书作为基础,细化了研究内容和考核指标,明确了分工和责任。技术路线明确合理,研究方法先进,设置重点研究区和示范区,实施方案可操作性强,为项目目标的完成和考核提供了依据,一致同意通过项目实施方案,建议进一步细化项目各课题实施方案,加强项目组内部及以及与其他喀斯特项目间的交流。最后

近年来通过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生态移民、退耕还林还草等一系列生态工程,西南喀斯特区域生态治理已初见成效。但依然存在水土二元流失、土壤生态功能恢复滞后、生态产业可持续性差、治理技术与模式缺乏针对性等问题,亟需进一步开展喀斯特石漠化综合治理与生态服务功能提升的研究示范。项目设置6个课题,由亚热带所、国土资源部岩溶所、中国农业大学、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国家林业局石漠化监测中心等13家单位共同承担,分别从喀斯特峰丛洼地区域石漠化格局演变、关键水土过程机理与调控、适应性治理技术研发、技术模式集成与示范等方面开展应用基础、关键技术、模式示范等一体化研究,实现提升区域生态服务、培育生态治理衍生产业的目标。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有望形成生态治理与生态产业协同的峰丛洼地石漠化综合治理系统性解决方案。预期项目核心示范区植被覆盖率提升15%,土壤漏失量减少30%。此外,还将发展特色生态衍生产业,建立生态高值产业示范基地,使人均收入增加50%,成果将辐射推广县域以上范围,可为石漠化治理二期工程与扶贫提供科技支撑与示范样板。

blob.png

活动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