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普教育基地 >> 详情

重庆梁平双桂湖国家湿地公园

发布时间:2025-02-14点击量:832

重庆梁平双桂湖国家湿地公园于2024年被学会批准为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科普教育基地。双桂湖位于梁平新城区,是全市最大城中湖,为梁平“城市之肾”,原系国管小一型水库(张星桥水库),始建于1951年,2015年开始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2017年通过原国家林业局验收,其总面积349.97公顷,湿地面积190.76公顷,湿地率54.51%,分保育区、恢复重建区和合理利用区三大功能区。

双桂湖采取原生态、近自然的修复方式,开展生态移民、河湖连通、环湖小微湿地群、智慧湿地等18项生态工程,将湿地元素与农耕、水利、历史、人文等有机结合,先后修复了都梁飞雪、垂云北观、张桥烟雨、桂湖夕照、梁山草甸等8处湿地生态景观,创新性营建泡泡小微湿地、竹林小微湿地、梯塘小微湿地等环湖小微湿地景观。保留湖周林团群落,保护曲美岸线,设置无人区,营建野生动植物生境,生物多样性得到大幅提升,湖内高等维管植物增至623种,脊椎动物达到284种,其中鸟类有214种,包括世界极危物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青头潜鸭”在内的上万只鸟类年年栖居双桂湖;阔别重庆39年的灰雁等珍稀濒危物种前来越冬栖息;来自诗经中的客人——荇菜,构成“一湖碧水半湖荇”的自然美景。

双桂湖国家湿地公园已建成三峡竹博馆、荇菜长廊、观鸟基地等6处室内宣教场所和8处室外宣教场所,携手三方科普机构开设湿地生态、农耕体验、观鸟等10门自然科普课程,共建湿地自然学校8所,出版《见微知著·梁平小微湿地》、《双桂湖鸟类图鉴》等自然教育读本,丰富教材内容。实施鸟类智慧系统动态监测升级,建成环湖智能管理系统和水质监测系统,湿地智能监测系统成功接入国家林草局湿地感知系统,所建重庆首个鸟类监测识别智能系统入选2021重庆市大数据智能化应用优秀案例,成为生物多性监测站的重要科普宣教内容。常年开展世界湿地日、世界野生动植物日、国际爱鸟日、自然课堂进公园等自然主题教育活动,累计接待研学及调研团队1000余批次,受众近100万人次,成为自然体验和生态文明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

如今的双桂湖,湖区水质稳定在Ⅲ类,已获得首批“国家青少年自然教育绿色营地”“国家林草科普基地”“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科普教育基地”“全国自然教育基地(学校)”“重庆市科普基地”“重庆市生态文明基地”等称号。被评定为AAAA级景区;成功入选生态环境部公布的2022年生物多样性优秀案例名单;获评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上榜重庆最佳夜游线路、重庆市体育旅游精品线路、重庆市最美打卡地,社会效应、经济效应、生态效应日益突显。

11.jpg

重庆梁平双桂湖国家湿地公园

00.png

一湖碧水半湖荇

22.jpg

湿地生物多样性

33.jpg

鸟类智能监测平台展厅

44.jpg

梁平湿地志愿者培训活动

55.png

小微湿地科普活动

66.jpg

荇菜长廊开展亲子科普活动

77.jpg

湿地生态写生活动

88.jpg

开展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活动

99.jpg

(重庆梁平双桂湖国家湿地公园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