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业委员会动态 >> 详情

生态气象论坛2024年度学术交流活动

发布时间:2024-11-19点击量:24

生态气象作为一门交叉学科,涵盖了气象学、生态学、环境科学等多个领域,主要研究大气变化(包括天气、气候和气候变化)对生物(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直接和间接影响,以及这些影响的反馈机制。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生态气象的重要性愈加凸显,其研究成果不仅帮助我们理解生态系统是如何响应气候变化的,还为应对生态环境问题提供了科学依据。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当今全球面临的最为紧迫的挑战之一,对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服务功能造成了深远的影响。例如,气候变化导致的极端天气事件(如干旱、洪水和热浪)越来越频繁,这不仅影响了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也给农业生产、水资源管理和人类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生态气象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推动这方面的研究和交流,在中国生态学会的大力支持下,生态气象委员会创办的“生态气象论坛”应运而生。论坛的设立主要是为了为对生态、环境和气象问题感兴趣的科学工作者提供一个开放的交流平台,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推动科技发展。特别是在气候变化背景下,生态气象论坛作为一个跨学科的学术集会,能够有效地将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聚集在一起,共同探讨生态气象领域的前沿问题。此外,论坛也将为科研人员提供一个分享研究成果的机会,促进不同机构和学者之间的合作与互动。这种跨学科的交流有助于形成合力,推动生态气象研究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的发展。

2024年4月9日,第15期“生态气象论坛”在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举办。本次论坛围绕“遥感技术与生态用水管理”主题,特邀王树东研究员(中国科学研究院空天信息研究院)作了题为“数据驱动的遥感产品质量提升与气候变化背景下的生态用水估算”的学术报告,从遥感技术的基本原理切入,通过实际案例展示讨论了遥感数据校正、融合与分析的关键技术,以及利用新的技术手段提升遥感数据的精度、可靠性和遥感产品质量的方法;重点交流了基于遥感技术的生态用水估算框架,通过结合遥感数据与生态模型,进行水资源的动态监测与评估,为生态水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本次论坛吸引了线上/线下来自全国多个科研机构的200余位专家参与,现场气氛热烈,与会者积极提问并展开深入讨论。参与者们围绕遥感技术的应用、数据质量的提升及其在实际生态问题中的应用,分享了各自的研究成果与经验,促进了学术交流与合作。

第16期“生态气象论坛”则于2024年8月7日举行,特邀陈雄文教授(美国阿拉巴马农工大学)作了题为“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forests and atmosphere: A case study of longleaf pine forest”的学术报告。森林不仅是碳的主要储存库,也是调节气候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论坛主要探讨了森林生态系统与大气之间的相互作用,深入分析了长叶松林如何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发挥其调节功能,探讨了如何通过科学管理和保护措施来增强森林的适应能力。本次论坛吸引了50余名专家学者参与,就一系列关于森林管理策略、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交流与探讨,讨论了如何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管理中。通过本次论坛,各领域专家相互交流了各自的研究方向和成果,探索未来的合作机会。

生态气象专业委员将继续推动生态气象学科的发展,积极组织学术论坛,提升研究质量和水平,鼓励国内外学者共同参与生态气象的研究与交流。特别是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生态气象的研究不仅是科学探索,更是应用实践。委员会还计划扩大国际合作,邀请更多国外学者参与论坛,分享国际前沿研究成果,增强中国生态气象研究的国际影响力。积极响应国家在生态安全、气候变化应对等方面的战略需求,推动生态气象研究成果的实际应用,助力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随着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生态气象领域的研究将迎来新的机遇。委员会将利用这一契机,进一步推动生态气象的研究和应用,以科学支撑国家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应有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