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5-27点击量:278
5月16日,中国生态学学会常务理事、流域生态专业委员会主任蔡庆华研究员等,受邀到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职业职教中心开展生态科普进校园活动。
本次活动蔡庆华研究员作了题为《从水生生物到流域生态》的报告,从“佛观一滴水,八万四千虫”的有水就有水生生物到水生生物学,再到流域生态学,从多个角度进行科普讲解,强调了水生生物和开展流域生态系统研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报告期间,蔡庆华研究员积极引导师生们思考互动,气氛活跃。此外,蔡庆华研究员还分享了团队所在的国家环境保护香溪河生态环境科学观测研究站/中国科学院三峡水库香溪河生态系统试验站的科研历程和成果,用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实例,让师生们对家乡的流域生态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研究生万佳璐作了题为《水生生物的三个“什么”》的报告,以蜻蜓作为切入点,讲述了团队在神农架地区发现蜻蜓新种的故事,告诉师生们景区开发与物种保护之间是需要平衡点的;接着以图文并茂、生动有趣的方式讲解了什么是水生生物,重点介绍了底栖动物和浮游植物这两大类群的基本概念及指示意义、以及采样和研究方法,让师生们对水生态建立了详实的概念基础,深入理解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与系统治理的重要性。
该校300余师生参与活动。大家纷纷表示,今后要合理利用好生态资源,从我做起,保护水生生物和水生态。此次生态科普进校园活动,提升了广大师生的生态科学素养,让大家对水生生物和流域生态相关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对提高公众水生态保护意识起到了积极作用。兴山县科协及科信局等活动组织单位的相关领导同志全程参加活动。
此前,博士生桑翀应邀为兴山县峡口镇人大代表作了一场深度解读《长江大保护背景下三峡库区水质及生态状况》的报告,系统梳理了长江当前面临的生态环境挑战,深入剖析了“十年禁渔”政策实施后可能的生态成效,并对三峡水库的水环境现状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解读。此次活动不仅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展示了香溪河站对长江生态环境现状与面临挑战的研究成果,并为峡口镇及兴山县的长江大保护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指导和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