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9-16点击量:708
福建农林大学农业生态科普教育基地于2022年被学会批准为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科普教育基地。福建农林大学农业生态研究所时刻响应党和国家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的号召,全力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论断与发展理念,紧紧围绕现代农业生态学的热点问题开展深入而系统的科研与科普工作,建立了农业生态科普教育基地。近年来,在30多个国家级、省部级的项目基金资助下,团队在区域特色和农田化感作用现象与机制、农业污染的生态毒理过程与机理、作物高效栽培与绿色生产等各方面取得显著的科研和科普工作成绩。
近年来,科普团队以福建农林大学农业生态研究所为平台,与地方政府共建了多个乡村振兴研究院和科技小院作为科普基地,包括莆田市秀屿区乡村振兴研究院、莆田市涵江区乡村生态产业振兴研究院、莆田市仙游县乡村振兴研究院、泉州市永春县生态文明研究院、福州市永泰县乡村振兴研究院与威海市大水泊镇乡村振兴学院,并建立了福建省科协再生稻科技小院与中药材科技小院。
在科普基地的支撑下,团队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开展科研、教学与科普三位一体的生态科普活动。每年有1000多个本科生与博硕研究生开展了大量的生态农业科研实践。在科研实践的过程中,团队师生也作为科普一线的主体力量,利用所学的农业生态学原理知识,到生产一线开展科技志愿者服务,并实时制作了生态农业技术的科普视频,每个视频在网上都获得过万的点击量,为乡村产业与生态振兴贡献了力量,受到当地政府和村民的好评。
在一线农业生产中,团队高度总结了生态农业技术,汇编成册,以专场讲座、现场咨询、技术培训、赠送技术书籍、展板展示、示范基地观摩等方式向农业技术人员、农业企业、农户进行生态农业技术科学普及。每年组织各种科普活动40多场次,参加人员5000多人次/年,提高了新农人人才培养质量,为美丽乡村和富裕农业储备了大量的技术型人才。
基地开展了生态农业教育,以林文雄教授为首,建立了“生态文明——撑起美丽中国梦”的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和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了5000册《生态文明——撑起美丽中国梦》科普读物,该课程获得了首批国家一流“金课”的精品课程称号。自开课以来,目前已有50多万人次的点击量,线上单次学习人数将近3万人次,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科普效应。
此外,团队将生态农业教育融入农文旅相结合的活动中,并与中小学生的研学体验充分结合。开展了南瓜节、玉米节等作物丰收节,劳动教育的插秧节,及农业生态自然风光的体验教育,并与多个中小学共建了生态学科普教育基地,每年开展中小学生农业生态科普讲座与生态农业体验教育6-8次,参加人数2000多人次/年,带动了不同年龄段的中小学生参与生态农业教育科普活动,真切体验生态农业的美丽,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近年来,团队的科普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不同的地区建立了生态农业技术示范片,起到了良好的一线技术科普推广效应。例如,团队在全国推广和指导再生稻种植超500万亩,通过对施肥、留桩高度和收割科技帮扶,每年水稻产量提升约10%,两季合起来可以收吨粮,实际每亩增收100多元。科普成果获得了院士专家的一致好评,也得到了省领导专家的高度肯定。团队的“再生稻+低碳高效节能新农业模式的应用”于2022年被评为“福建省科技特派员工作优秀案例”。新华网、人民网、央视新闻、光明网等多家主流媒体报道了团队的科技普及推广成果。科普基地团队成员林生、吴则焰获得2022年“福建省科技特派员工作联席会议通报表扬”,吴则焰获评2020年“福建省十佳科技特派员”称号,张志兴获评2021年“莆田市优秀科技特派员”称号。科普教育基地依托团队农业生态研究所党支部获得福建农林大学“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生态农业科普讲座
生态农业劳动体验教育
生态农业田间课堂
生态农业教学实践
生态农业研学体验教育
生态农业自然风光体验教育
农业艺术体验
科技兴农路,启航助乡村
“科技兴农路,启航助乡村”——福建农林大学赴莆田涵江区大洋乡乡村振兴促进团
二十四节气--“冬至”农业科普教育
南瓜节
(福建农林大学农业生态科普教育基地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