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业委员会动态 >> 详情

“植物永续 和谐共生”—— 中国生态学学会种群生态专业委员会联合江苏大学举办 2025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主题活动

发布时间:2025-05-23点击量:59

5月22日,在第25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来临之际,由中国生态学学会种群生态专业委员会和江苏大学联合主办的“育”见校园劳动之美•点亮生态文明底色 江苏大学劳动月系列活动暨江苏大学植物艺术画创作大赛作品展览主题活动在江苏大学举行。本次活动旨在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充分发挥劳动教育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传播生物多样性知识,普及校园植物基本常识,记录植物的美丽瞬间,呼吁师生走近自然、感受并保护美丽的生态环境。

活动由中国生态学学会种群生态专业委员会、江苏大学劳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江苏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镇江市生态环境局联合主办,江苏大学《校园杂草防除与环境美化实践》课程组、江苏大学环境生态研究所承办,江苏省环境科学学会农业与农村环境专业委员会、江苏省农学会杂草研究分会、《Journal of Plant Ecology》 、《草地学报》协办。

生物多样性日主题活动1.jpg

本次比赛与作品展览旨在以点带面、激发广大大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探究生命的专业兴趣,“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动手能力及合作精神,在学与做的过程中根植生态文明理念,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比赛征集到60幅参赛作品。学生们利用落叶、落花等可再生资源完成作品,体现其对生态系统的尊重,遵循了生态文明中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的原则;植物标本艺术画的制作过程作为生态教育的桥梁,通过展览和公共空间进行展示,将科学知识转化为大众可感知的艺术语言。 

 生物多样性日主题活动2.jpg

生物多样性日主题活动3.png

 生物多样性日主题活动4.png

植物艺术画制作具有美学、劳育、科研等多重价值。此次植物艺术画创作大赛与作品展览不仅激发了同学们学习生态文明相关知识的热情,引导同学们关注自然、心系和谐生态,且植物艺术画以“艺术为自然代言”的方式,让学生们在审美体验与劳动创作中深化了生态价值观,在活动中充分展现了学生们的创新设计、综合设计及实践等综合能力,推动了大学生课外创新活动的蓬勃开展。植物艺术画是生物多样性知识的“可视化教材”,不仅激发公众探索自然的兴趣,还降低人们的科学认知门槛,推动生态保护意识深入人心。

本次比赛与作品展览也是江苏大学《校园杂草防除与环境美化实践》课程组积极探索教学建设的新尝试,从2023年课程开设以来,该教学团队目前已连续举办三届“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主题活动,为做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践行者、守护者和传播者积累了丰富的教学成果和经验,科普成果惠及幼儿园、小学、大学师生、乡镇村民与管理者等广大群体,极大地引导了大学生青年感知生物多样性之美,在“教中学、学中做、做中想”,环环根植“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