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5-23点击量:365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和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广东省生态学会、广州市北回归线生态文明促进会(筹)、万信达企业集团、广州市花都区科学技术协会、花都区旅游协会等于2018年5月19—20日在广州市花都区联合主办了“北回归线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论坛”。来自广东省内外北回归线沿线地区的科协及有关政府部门、大专院校、社会团体、企业单位等领导、专家学者、研究生、企业管理者、文化科普工作者等近80位代表汇聚一起,围绕着“弘扬北回归线文化,促进人类与环境和谐”的主题,结合实践,采用跨领域、跨学科的方法,广泛交流学术思想和科研成果,分享心得经验,聚焦于共同关注的我国北回归线乡村经济建设、文化建设与生态建设等问题。与会者对近年北回归线地区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文化科普事业的蓬勃发展予以热烈讨论和高度评价。论坛期间还开展了“北回归线的足迹”徒步行、晨采庄园北回归线地理标志揭幕仪式、“回归之夜”分享和现代生态农业与休闲农业考察等活动。
广东省科协科普部部长吴仕高、广东省生态学会理事长周国逸、常务副理事长段舜山、花都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郭共添、副主任徐永生和蓝海滨、花都区政协主席陈家飞、副主席徐兆东、从化区科协主席任洪华、增城区科协副主席温作深等出席了论坛的开幕式。
论坛设置6个大会报告。广东省生态学会常务副理事长、暨南大学段舜山主持了大会报告环节。广东省生态学会副理事长、华南农业大学教授章家恩,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张巨明,花都区旅游协会会长、万信达企业集团董事长、北回归线上的足迹发起人陈日铃,从化区科协主席任洪华,花都区政协副主席、民进广州市副主委徐兆东,从化区气象局副局长曾志雄分别做了“乡村振兴:从概念到行动”、“草坪、体育与乡村振兴”、“北回归线足迹促进花都旅游发展实践经验交流”、“北回归线上的从化乡村振兴路径”、“北回归线我的家园”、“挖掘气候资源助力乡村振兴”的大会报告。
论坛还安排有8个专题报告。广东省生态学会副秘书长、《生态科学》常务副主编蔡卓平和从化区科协主席任洪华先生主持了专题报告环节。广东省农科院研究员陈碧琳、华南农业大学副教授赵飞、省生态学会人专委副主任黄建中、顺德一中高级教师刘华新、广州耕山小寨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冯文彬、广州市从化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陈长卿、肇庆星湖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市场拓展科业务经理曾江、广州广湾志德环保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郭东基分别做了“北回归线地区芳香植物产业前景”、“乡村民宿发展的调查研究”、“激活和传承岭南文化基因为北回归线地区生态建设与乡村振兴提供文化资源”、“打造高端天文科普基地,促进北回归线城乡生态建设——广州市伍德嘉垣天文台建设”、“不忘初心,探索北回归线上的旅游合作社和乡村振兴”、“培训农村创业青年为乡村振兴培养人才——从化区农村创业青年培训情况介绍”、“北回归线上之“星”——星湖”、“泥科学与泥的综合利用”的专题报告。
广东省生态学会副理事长、华南农业大学教授章家恩对论坛进行了总结。论坛期间还举办了生态环境科技政策、中国北回归线标志、环球北回归线国家国花、北回归线上的足迹-登山健身步道设计规划等多个展览;汇编了《论文集》,分享了近40位参会代表长期研究总结而形成的许多重要思想成果,为北回归线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的事业贡献了一份力量所留下的“北回归线的足迹”,为与会者与读者之间的交流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论坛取得了的其他成果还包括启动了每年一届的“北回归线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坛论”;通过协商,万信达企业集团与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达成建设大学生实习基地意向;论坛发起了《中国北回归线农耕文明起源研究》并发出2018年《羊城倡议》等。
(广东省生态学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