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普教育基地 >> 详情

甘肃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发布时间:2022-10-11点击量:972

甘肃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于2015年被学会批准为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科普教育基地。保护区始建于1987年6月,1992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亚洲中部温带荒漠、极旱荒漠和典型荒漠的交汇处,是青藏高原和蒙新荒漠的结合部,其荒漠生态系统在整个古地中海区域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是目前我国唯一以保护极旱荒漠生态系统及其生物多样性为主的多功能综合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分南北两片,总面积80万公顷,属典型大陆性干旱气候,其主要特征为干旱少雨,蒸发量大,空气湿度低,日照时间长,夏季酷热、冬季严寒,风大沙多,年降水量45.7mm,年蒸发量3140.6mm。保护区自然地理环境复杂,决定其土壤类型也比较复杂,可分为棕漠土、灰棕漠土、盐土、草甸土、沼泽土、风沙土、灌淤土、潮土和山地土壤9类,35个亚类。保护区按功能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科学实验区。其中核心区面积8.39万公顷,占保护区面积的10.5%;缓冲区面积13.12万公顷,占保护区面积的16.4%;实验区面积58.49万公顷,占保护区面积的73.1%。

保护区主要以典型的中亚四大荒漠植被泡泡刺、红砂、黑柴、珍珠为保护对象。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有裸果木,该种为古地中海旱生植物区系成分,在研究我国西北、内蒙古荒漠的发展、气候的变化以及旱生植物区系成分的起源问题等方面有重要的科研价值;二级保护植物有胡杨、梭梭、沙冬青、肉苁蓉、胀果甘草、沙生柽柳、膜果麻黄、沙拐枣等12种;地方重点保护植物有麻黄、锁阳等。这些特有和濒危的植物种类具有防风固沙、治理荒漠和科学研究的重要价值。

据三期科考调查,目前保护区境内有维管束植物63科210属455种(不包括种下等级及栽培植物),比一、二期考察新增加了102种,8个变种,隶属于74属、34科;整理出甘肃省植物新纪录19种、1变种,隶属于12科。三期科考共计确认了6个植被型组 、8个植被型、11个植被亚型和44个群系,新增加了18个群系类型。

根据三期科考调查,记录到脊椎动物有210种,比二期科考增加了49种。水生脊椎动物2目3科15种;陆生脊椎动物中,两栖类仅有1种;爬行类2目6科7属10种;鸟类17目41科152种;哺乳类7目14科32种。保护区昆虫经鉴定有10目95科261属,包括天敌昆虫共计387种,其中新发现2个昆虫新亚种,10种甘肃新纪录,其它珍稀昆虫6种。

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名录》的动物有28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普氏野马、蒙古野驴、雪豹、北山羊、金雕、胡兀鹫、小鸨、黑鹳8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草原斑猫、猞猁、鹅喉羚、岩羊、盘羊、天鹅、暗腹雪鸡、雀鹰等20种。

2007年,保护区被酒泉市委宣传部命名为“酒泉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5年被中国科协命名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现已成为瓜州县公众爱国主义教育和青少年环保科普教育基地。保护区设有宣教中心,总建筑面积1750平方米,中心内分动物、植物、昆虫、矿产资源、生态文明成果6大展厅,建设有可容纳100人的多媒体电教室和多功能实验室。中心外围有近50亩各类设施完备的旱生植物实验示范基地。保护区现已成为西部地区规模较大、资源展示全面、融环保教育、科普示范、宣传培训、实验试验为一体的综合性教育基地。

宣教中心根据生物学分类及自然地理科学场馆建设相关要求,采用标本采集收藏和照片衬托,实物展示和文字简介结合,地貌照片和声光电一体的办法,共收藏动植物标本500余件,昆虫标本100件,发掘恐龙化石2件,收集矿产资源和奇石标本100余件。对外开放以来,中心围绕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采集制作标本,充实更新内容,制作宣传画册,全方位开展宣教,利用环保宣传日,与瓜州县中小学合作,结合青少年特点全方位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寓教于乐,增强青少年爱国情感。

1保护区宣传教育中心.jpg

保护区宣传教育中心

2保护区宣教中心多媒体室.jpg

保护区宣教中心多媒体室

3实验室.jpg

实验室

5宣教中心动物展厅.jpg

宣教中心动物展厅

6宣教中心昆虫展厅.jpg

宣教中心昆虫展厅

7宣教中心植物展厅.jpg

宣教中心植物展厅

8保护区资源展厅.jpg

保护区资源展厅

9保护区荒漠植物种植移栽基地.jpg

保护区荒漠植物种植移栽基地

10保护区荒漠物种储存基地---戈壁植物园.jpg

保护区荒漠物种储存基地——戈壁植物园

11保护区荒漠植物育苗基地.jpg

保护区荒漠植物育苗基地

12保护区枸杞基地.jpg

保护区枸杞基地

13环境日科普宣传.jpg

环境日科普宣传

14科普进社区.jpg

科普进社区

15科普进乡村.jpg

科普进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