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金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发布时间:2025-02-13点击量:216
重庆金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于2024年被学会批准为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科普教育基地。保护区始建于1979年,2000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位于重庆市南川区境内,地处渝、黔两省交界处,东邻重庆市武隆区、贵州省道真县,南邻贵州省正安县、桐梓县,西邻重庆市万盛经开区,北距南川城区约16km,位于北纬28°50'―29°20'和东经106°55'―107°20'之间,总面积40597公顷,最低海拔424米,最高海拔2238米。金佛山是重庆市第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是重庆主城都市区最大的保护区,主要保护以银杉(Cathaya argyrophylla)、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黑叶猴(Trachypithecus francoisi)等珍稀野生动植物为主要保护对象的中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
金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不到全国的十万分之五,保存了全国六分之一种类的原产种子植物和五分之一种类的野生动物;以其不到重庆千分之五的面积,保存了重庆十分之七种类的野生维管植物和五分之三种类的野生动物,生物多样性十分突出,是国家珍贵的生物物种“基因库”,是我国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森林生态系统保存最完好的地区之一,也是银杉、黑叶猴等野生珍稀濒危动植物富集的地区和分布的最北界,被誉为国家珍贵的生物物种“基因库”。目前,金佛山保护区已记录野生维管束植物有5505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维管束植物103种,其中国家一级有银杉、珙桐等8种,国家二级有水青树、鹅掌楸等95种。金佛山保护区已记录野生脊椎动物共计465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70种,国家一级有黑叶猴等9种,国家二级有大鲵、猕猴等61种。
1999年金佛山自然保护区有幸获中国科协首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称号;2011年,经市科委、市委宣传部、市教委、市科协、市社科联联合组织考核评估,命名重庆金佛山为“重庆市科普基地”,称号延续至今;并于2015年、2022年先后再获“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称号。一是先后与重庆市、南川区20余所中小学校建立合作关系,推动科普资源共建共享;并逐步与四川、贵州、云南、吉林等相关省域保护地建立自然教育合作联盟,行业辐射力显著增强,自然教育合作交流渠道不断拓宽,区域合作不断增强。二是与知名高校合作开展学术和科普活动,实现优势互补,将金佛山生物多样性资源优势和现代科学技术、自然教育传统课程相结合,积极探索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果价值转化,创新开展生态文明宣传和自然教育活动,包括“金佛山自然科考营”“金佛山冰雪自然,探究地质奥秘”“黑叶猴探亲吉林自然冰雪”“天津小小巡护员探秘金佛山”跨省联动科普等特色活动;形成大学实践教育教学系列,包括“自然之声·声景探秘—声音职业实践探索营”“艺绘金佛山,共享多样美—金佛山生态文明宣传艺术作品赛”“艺创金佛山 助力乡村生态美 ” 等特色活动。
(重庆金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