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树木园
发布时间:2025-02-11点击量:97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树木园于2024年被学会批准为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科普教育基地。
树木园隶属于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由著名植物学家刘慎谔教授和林学家王战教授等老一辈科学家于1955 年创建,占地5公顷,经过近70年的建设与发展,园区已蔚然成林,形成以地带性树种为主体、具有近自然森林结构和外貌特征的自然园林景观和多层次、复世代的城市森林群落,被誉为“大城市里的小森林”,是中国科学院在东北地区唯一的植物园,国际植物园保护联盟和中国植物园联盟理事单位,国家、省、市三级科普基地及多所大学的教学实习基地。
树木园立足东北,面向东北亚,进行植物资源的收集保育、科学研究和科普教育,具有独特的区域特色。辉山分园于 2005 年开始建设,占地 125公顷,规划面积458公顷,经过近20年的建设,已初具规模。园内建有珍稀濒危植物区、城市适宜植物区、裸子植物区等25个专类植物收集区。已保育植物 4527 种,其中珍稀濒危植物210种,完成东北地区受威胁物种60%以上的有效保护。
树木园内建有科普中心(科普馆),占地4000平方米,用于举办固定科普展览及临时展览,固定展区主要以普及生物多样性科学知识为主,包括动物展区、化石展区、昆虫蝴蝶展区、植物标本、种子标本、木材标本等。
树木园始终遵循中国科学院的科普教育方针和政策,积极推进“高端科研资源科普化”和“科学与中国”科学教育计划,积极开展“中国科学院科学公众日”、“中国科学节”等科普教育活动,丰富了互动参与的内容。围绕科研设施和科研成果,树木园开发了一系列科普产品,并结合重大科学事件、科研成果和社会热点,开展了一系列科普活动。
树木园依托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的科学家、科普专家以及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团队,以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树木园(北园)、沈阳市植物园(南园)、东北生物标本馆以及长白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辽宁清原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辽宁沈阳城市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大青沟沙地生态实验站等10余个野外台站为基地,重点推出了20余项基地科普体验活动和10余项科普进校园活动,为中小学校提供了专业系统的植物科普课程、科普活动以及科技实践服务。这些努力使得树木园每年能够接待超过150万人次的公众参与科普活动。
辉山园区1
辉山园区2
科普活动1
科普活动2
科普活动3
科普活动4
科普活动5
万柳塘园区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树木园 供稿)